西奈山與錫安山
呂清德
基本上,聖經是兩本合約書組成,一是舊約,一是新約,一個是講神的律法,一個是講神的恩典。
一般人會覺得舊約的神是凶惡,殘暴的,不敢如此形容神的,或會說那是神的公義,然而神卻是大有憐憫、有恩典的 神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
路加福音四章十六至廿節,耶穌剛開始傳道時,有一天來到了自己的家鄉拿撒勒的一個會堂,讀了下述的以賽亞書:
“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,
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報告被擄的
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
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。”
讀到此,耶穌把書卷卷好,交還侍役,就坐下。耶穌并沒有把經書下段“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”讀完。顯然的,耶穌來是彰顯恩典與慈愛。
耶穌的死,復活,讓上帝終於能夠完整的彰顯出祂是位公義,也是大有恩典、慈愛和憐憫的神。
神藉摩西在西奈山把律法頒下,而恩典卻是從耶穌基督而來。神在舊約已預言新約的到來(耶:卅章,結卅六:22~38),還告訴了我們新約誕生的地點──錫安山。
希伯來書的作者在十二章十八節寫給那一群面臨困難,快放棄信仰的信徒時,告訴他們不是來到那座摸得著的西奈山,那里有烈火、密雲、黑暗、暴風。甚至當時顯出的景象,摩西也說:“我非常恐懼戰兢。“,感謝神!神要我們來到的錫安山,而不是西奈山,神大有恩典,憐憫。
試想像下面是兩幅不同的圖畫:
一般人會覺得舊約的神是凶惡,殘暴的,不敢如此形容神的,或會說那是神的公義,然而神卻是大有憐憫、有恩典的 神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
路加福音四章十六至廿節,耶穌剛開始傳道時,有一天來到了自己的家鄉拿撒勒的一個會堂,讀了下述的以賽亞書:
“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,
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報告被擄的
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
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。”
讀到此,耶穌把書卷卷好,交還侍役,就坐下。耶穌并沒有把經書下段“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”讀完。顯然的,耶穌來是彰顯恩典與慈愛。
耶穌的死,復活,讓上帝終於能夠完整的彰顯出祂是位公義,也是大有恩典、慈愛和憐憫的神。
神藉摩西在西奈山把律法頒下,而恩典卻是從耶穌基督而來。神在舊約已預言新約的到來(耶:卅章,結卅六:22~38),還告訴了我們新約誕生的地點──錫安山。
希伯來書的作者在十二章十八節寫給那一群面臨困難,快放棄信仰的信徒時,告訴他們不是來到那座摸得著的西奈山,那里有烈火、密雲、黑暗、暴風。甚至當時顯出的景象,摩西也說:“我非常恐懼戰兢。“,感謝神!神要我們來到的錫安山,而不是西奈山,神大有恩典,憐憫。
試想像下面是兩幅不同的圖畫:
同樣是過了逾越節,但西奈山和錫安山呈現的是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,律法與恩典,新約與舊約的強烈對照。一個是死,一個是生,一個是讓人恐懼戰兢,一個是讓人歡呼“哈利路亞”感謝贊美主。
神知道舊約有缺點(來八:7)所以才有立新約的必要,而耶穌是這更美之約的中保,因此只有耶穌的寶血才能讓我們稱義,我們不是靠守律法稱義。
在錫安山上那副圖畫,我們知道耶穌是第二也是最後亞當,因祂為我們的罪行被釘在十字架,使我們得於稱義。沒有人能徹底了解耶穌在十字架上為贖我們的罪所受的痛苦和煎熬。祂拿走了我們的惡,卻讓我們獲得祂的好。這完全是不公平的,但卻也顯示了耶穌是多麼的愛我們。
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寫下了這樣的交換:-
十字架上,耶穌擔當了眾人的罪孽,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,當耶穌承擔那劇烈無法想像的痛苦時,三小時之久,黑暗覆蓋了大地,神使聖殿里那使人和神隔開的幔子裂為兩半。從此讓人能永遠的享受神的同在。神使耶穌從死里復活,現坐在神的右邊做我們的大祭司,我們因耶穌所流的寶血得享有神豐豐盛盛且是白白給予的恩典。
經上說你若口里認耶穌為主,心里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,就必得救,你是否還是受那“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”所轄制,認為世上那有那麼好的事,那麼廉價的恩典,不!恩典一點都不廉價,是耶穌寶貴,聖潔、無玷污,無罪的血換來的。